全自动智能计量泵(用于精准计量和输送液体,集成了电机、泵头、控制系统、传感器等部件)长期闲置时,需针对其核心功能部件的特性(如精密机械结构、液压系统、电子元件)进行重点保养,避免因锈蚀、卡滞、老化导致性能退化或失效。以下是需重点保养的部件及措施:
一、泵头与液压系统(核心输送部件)
泵头(液缸、柱塞/隔膜)
残留介质清理:彻底排空泵头内的输送介质(尤其是腐蚀性、易结晶、高粘度介质,如酸碱溶液、浆料),用清水或兼容的清洗剂反复冲洗3~5次,确保无残留(避免介质固化堵塞或腐蚀泵腔)。
防腐保护:若闲置超过1个月,需向泵头内注入防锈保护液(如轻质润滑油、专用防腐剂,根据泵头材质选择,金属泵头用防锈油,塑料泵头用中性保护液),并手动转动泵轴1~2圈,使保护液均匀覆盖内壁,最后关闭进出口阀门并封堵接口(用塑料盖或胶带密封)。
隔膜检查与保护:对于隔膜式计量泵,需检查隔膜是否完好(无破损、老化),若为橡胶隔膜,可涂抹少量硅脂防止硬化;拆卸下来的备用隔膜需单独存放于干燥密封袋中,避免阳光直射。
单向阀与阀球
拆卸进出口单向阀,清理阀座、阀球上的杂质和残留介质,检查密封面是否磨损(若有划痕需修复或更换),清洁后涂抹润滑脂(食品级泵用食品级润滑脂),重新装配时确保密封良好,防止闲置时杂质进入。
二、传动与驱动系统(动力传输核心)
电机与减速箱
电机防潮:断开电源,拆除电源线并密封插头(防止受潮),电机外壳清洁后用防尘罩覆盖;若为直流电机,需取出电池(如内置备用电池),避免漏液腐蚀电路;电机轴承处加注少量润滑脂,防止锈蚀卡滞。
减速箱润滑:检查减速箱内润滑油的油位和状态,若油质浑浊需更换新油(按说明书型号选择),确保齿轮、轴承处于润滑状态,避免长期静置导致部件粘连。
柱塞/活塞与密封件
对于柱塞式计量泵,柱塞表面需清洁后涂抹防锈油,再缓慢推入泵腔(避免划伤),确保密封件(O型圈、填料)与柱塞贴合;密封件若为橡胶材质,需检查是否老化,老化件应更换后再存放,防止密封失效。
三、智能控制系统与传感器(精准计量保障)
控制面板与显示屏
清洁面板表面,用软布蘸无水乙醇擦拭按键和显示屏,去除油污和灰尘;关闭电源后,用防尘罩覆盖控制面板,防止灰尘进入缝隙导致按键失灵。
若为带触摸屏的型号,需在屏幕表面贴一层保护膜,避免刮擦或受潮。
传感器与电子元件
流量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等精密部件:清洁探头表面,用密封袋或防尘帽保护,避免碰撞或沾染杂质;传感器接线端子需用防水胶带包裹,防止受潮氧化。
控制主板与接线盒:打开接线盒,检查端子是否松动,内部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月更换一次),关闭后用胶带密封缝隙,防止潮气侵入导致短路。
定期通电维护:长期闲置(超过3个月)需每月通电一次(30分钟),激活电子元件,防止电容老化、程序丢失,通电时检查显示屏、指示灯是否正常。
四、管路与连接件(介质输送通道)
吸入/排出管路
拆卸管路,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吹干,内壁涂抹防锈油(金属管路)或中性保护剂(塑料管路),两端用盲板或密封盖封堵,避免灰尘、昆虫进入。
软管类管路需避免折叠存放,可悬挂或平铺,防止老化开裂;接头处的密封圈需单独存放于干燥处,涂抹滑石粉防止粘连。
阀门与压力表
手动操作各阀门,确保开关灵活,阀芯处加注润滑脂;压力表需拆卸下来,指针归位后存放于防震盒内,避免剧烈振动导致表针失灵。
五、整体存放与定期检查
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,远离热源、阳光直射和振动源,温度保持在5℃~35℃,湿度≤60%。
定期检查:每2周检查一次防尘、防潮措施(如干燥剂状态、密封是否完好);每月手动转动泵轴,检查是否卡滞,重新补充保护液(泵头)和润滑脂(传动部件)。